韩国作家韩江获2024诺贝尔文学奖

责任编辑: powerloafing.com

以精准而萦绕在读者心头的故事而闻名的韩国作家韩江(Han Kang)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评委会周四表示,这位53岁的作家因其“用强烈而富有诗意的散文直面历史创伤,并揭示人类生命的脆弱”而获得认可。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着重提到韩江“对身体与灵魂、生与死之间的联系具有独到认识,并且以诗意和实验性的风格成为当代散文的创新者”。

韩江凭借其作品已获得众多韩国和国际奖项,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女性和韩国作家。她获得1100万瑞典克朗(合100万美元)的奖金之际,国际间对韩国的音乐、电影和文学成就日益欣赏。

韩江的小说包括获得2016年布克国际文学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的《素食者》(The Vegetarian)。书中的女主人公在梦中看到暴力场景,这促使她不顾传统以及家人的反对而放弃吃肉,开始“植物般地”活着。英国《金融时报》曾称这部小说“简短、古怪而令人难忘”。

评论家们赞赏韩江的小说风格多样,而且字里行间充满隐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安娜-卡琳•帕姆(Anna-Karin Palm)表示,韩江笔下“抒情性极强的散文既温柔又无情,有时还略带超现实主义”。

反复出现的主题包括过去的事件对现在的影响。她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活着和死去的人物,萦绕在读者心头的这些人物为故事带来多个维度。她的小说既有对政治暴力(这些暴力给韩国历史留下伤痕)的坚定清算,也有对个人创伤的探索。

在《人类行为》(Human Acts)——其英文版出版于2016年,被奥尔森誉为“见证文学”——中,韩江回到地处韩国西南部的家乡光州(Gwangju)。1980年,当地曾爆发反对军政权的抗议活动,结果数百人在当局的镇压行动中丧生。韩江一家恰巧在抗议爆发的几个月前搬离光州。

她的最新小说将于明年出版英文版,书名是《不做告别》(We Do Not Part),讲述一个偏远岛屿上对涉嫌与共产党合作的人的屠杀,故事通过长期被压抑的家庭故事展开。

在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后,父亲和兄弟都是作家的韩江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一直对语言的微妙和细腻着迷,所以我对韩国文学抱有深深的感恩之情。但在我写自己的小说时,我总是有一种普遍性的意识。”

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常务秘书长马茨•马尔姆(Mats Malm)介绍说,当他打电话告诉韩江她已获奖时,韩江感到意外。“她似乎过着平淡的一天;她刚和儿子一起吃完晚餐,”他说。

由瑞典学院颁发的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六个年度奖项中的第四个,这些奖项在每年此时的工作日陆续公布。和平奖获奖者将于周五公布,经济学奖获奖者将于下周一公布。

弗雷德里克•斯图德曼是英国《金融时报》文学编辑

译者/和风

文章编辑: powerloafing.com

丁乙:艺术家需要不断了解自己和世界

Luning Wang:在Château La Coste举办“预示与回望”大型回顾展的艺术家丁乙,讲述有关艺术创作的视野和意识。

苏施美术馆:从艺术史中打捞“她们”的作品

宋佩芬:这家地处瑞士偏远山间、远离尘嚣的美术馆,却致力于重新发现那些在男性叙事所主导的艺术史中被埋没的女性艺术家。

劳伦斯•韦纳:言下之意

魏宁均:劳伦斯•韦纳的“语言雕塑”并不只是那些印在不同材料上的文字,它也和观看者的凝视,以及由此而发的浮想联翩息息相关。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音乐是生命的隐喻

演出中巴伦博伊姆未说一语,步态蹒跚。但在散场时,台上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在内的年轻乐手们,都纷纷转向彼此并张开双臂,一切结束于拥抱之中。

浦东美术馆馆长李旻坤:我是艺术外行人

薛莉:开馆3年的浦东美术馆以一系列高质量展览赢得口碑。董事长李旻坤自称“兼任浦东美术馆观众”。

斯蒂格利茨:市场会失灵,政府也会失灵,但我们不应放弃希望

崔莹: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称,他的新书《通往自由之路》的书名受到了哈耶克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的启发。不过,他与哈耶克的观点完全不同。

《解密》:梦的陷溺与困斗

范力文:电影力图营造出一种错乱且奇异的意境,故事的核心是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真正重要的不仅是智力的比拼,也是心灵强度的搏斗。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经常快步走,就不会那么绝望

崔莹:这位年过八旬、写就《使女的故事》的作者,分享她如何理解乐观和淡定,又怎样看待绝望与刻薄。

对话亚当•韦恩伯格:惠特尼美术馆不是一栋大楼,而是一种思想

吴可佳: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回顾自己在这家艺术机构的三十年生涯,并阐述在当今的纷乱世界中,一家艺术博物馆的身份与角色。

法国影星阿兰•德龙去世,享年88岁

阿兰•德龙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万人迷,轮廓分明的英俊外表是他的招牌。

对话刘晓都:在边缘生长出质感

这位深圳坪山美术馆的馆长表示,以跨界身份在边缘地带运营一家艺术机构,也是一次体验独特的“格物”与“为人”经历。